辽宁舰姊妹舰或被废弃,苏联海军最后一点荣光,俄罗斯也保不住了
俄罗斯可能连苏联海军最后一点荣光都保不住了。
11日俄媒《消息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俄罗斯海军唯一一艘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可能会被废弃,“俄国防部正在考虑放弃完成自2017年以来一直进行的维修工作,俄海军与联合造船集团的代表将于近期作出决定”。
如果库舰被报废,那么俄罗斯将成为五常唯一没有航母的国家
报道称,一旦俄军方决定放弃维修,“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可能会被送去报废,目前该舰的修理工作已经暂停。
“库兹涅佐夫”号被放弃的原因并不复杂,就是因为修不好,或者说从“修不起”到“修不动”。
2017年叙利亚军事行动结束后,“库兹涅佐夫”号返回造船厂维护升级,但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会是一系列灾难的开始。
先是在2018年,负责维修航母的浮船坞突然坍塌沉没,导致一台吊车砸在航母甲板上,砸出了一个约20平方米的大洞。
出事的浮船坞是俄罗斯唯一具备维修航母能力的大型浮动船坞,但如此严重的损失却被俄方评估为“微不足道”:不会影响航母的维修工期,航母受损区域在一周半时间就能修复。
但事实证明,俄罗斯人过于“乐观”了。
浮船坞出事后,“库兹涅佐夫”号被转移到第35号干船坞——这实际上是由两个小型船坞拼接而成的临时船坞。
2019年俄联合造船集团签署合同,要求在2020年完成船坞的改造工作,但工期实则一拖再拖,期间甚至一度传出工程出现腐败现象,哪怕时任俄防长绍伊古亲自跑到现场“监工”也没用。
展开全文
这就是当时临时该舰的船坞
最终还是在俄强力部门的介入下,遭反腐调查的造船厂才老老实实开工,但此时船坞设施依然没有竣工,只能一边修航母,一边改建船坞。
然而,“库兹涅佐夫”号的倒霉命运没有就此结束:2018年浮船坞沉没后,“库兹涅佐夫”号紧接着被曝出400件贵金属零件失窃,然后在2019年和2022年,“库兹涅佐夫”号又先后两次失火,导致维修工期进一步延长。
2023年2月,“库兹涅佐夫”号完成水下部分维修后出坞,转入码头继续舾装,彼时俄军方曾宣布该舰将于2024年重返战斗序列。
2023年传出的“俄航母即将重返舰队”消息,很可能只是为了安抚人心
但考虑当时俄乌冲突已经爆发,以及俄军在哈尔科夫战线的败局,所谓的“俄航母即将完成维护、重返舰队”更像是俄军方提振士气的说辞。
而现如今我们也都看到了,“库兹涅佐夫”号不要说完成维护,连正在进行的维修工作都已经被暂停,俄军方甚至开始考虑是否要放弃俄海军这艘唯一的航母。
“库兹涅佐夫”号既可以是苏联海军工业的巅峰之作,也可以说是俄罗斯海军困境的缩影,见证了一个超级大国曾经强大的海军如何在国家解体后一步步走向衰落。
这就像当年有人问起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洛夫,如何在苏联解体后完成建造一半的“瓦良格”号?马卡洛夫说“他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但显然,这个“伟大的国家”并不是今天的俄罗斯。
辽宁舰走向太平洋了,“库兹涅佐夫”号还在船坞趴窝
“瓦良格”号与“库兹涅佐夫”号是姊妹舰,但两艘航母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当“库兹涅佐夫”号还在造船厂内苦苦挣扎的时候,“瓦良格”号已经被改造成中国海军第一艘航空母舰,以全新的身份“辽宁舰”走向深蓝远海。
应该说,“库兹涅佐夫”号的落幕,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俄罗斯失去的不止是一艘航母,而是苏联遗产的耗尽。
评论